2024-03-23  阅读(116)
版权声明: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,遵循 CC 4.0 BY-SA 版权协议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。 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skjava.com/mianshi/baodian/detail/6328137668

回答

先回答公式

一般情况下,需要根据任务类型的不同设置不同的线程数:

  • CPU 密集型,则线程池大小设置为 CPU 核数 + 1
  • I/O 密集型,则线程池大小设置为 2 * CPU 核数 + 1

一般这种问题仅仅只回答公式还是不够的,我们需要了解场景、机器配置、并发量之类的,然后最重要的是:压测!!!压测!!!压测!!!

扩展知识

CPU 密集型

这种任务消耗的主要是 CPU 资源,例如加密、解密、计算等等 ,可以将线程数设置为 N(CPU 核心数)+1。

如果线程数量设置太小,会导致 CPU 得不到充分的利用,则会让大量请求被阻塞在线程队列中排队等待执行线程。

如果线程数量设置太大,则会让系统中存在大量的线程抢夺 CPU 资源,会导致大量的上下文切换,从而增加系统的开销

I/O 密集型

I/O 密集型任务,包括数据库、文件的读写,网络通信等等,这类任务会用大部分的时间来处理 I/O 交互,而线程在处理 I/O 的时间段内不会占用 CPU 的,这个时候就可以将 CPU 交出去让其他线程来用。所以 I/O 密集型的任务,线程配置一般相对多些,一般都是 2 * CPU 核数 + 1

扩展

无论是 CPU 密集型还是 I/O 密集型,线程数都有一个 + 1,为什么要 + 1 呢?这样做的目的是基于两点考虑:

  1. 最大化CPU利用率:在理想情况下,每个 CPU在任何时间点都应该被充分利用。如果线程池中的线程数等于核心数,那么在所有线程都在执行任务时,每个 CPU都将得到充分的使用。然而,在实际情况中,即使是计算密集型的应用,线程也可能因为各种原因(如等待系统调用、I/O操作或锁等)暂时处于非运行状态。
  2. 避免CPU空闲:当某些线程由于上述原因被暂停时,额外的那一个线程(+1)可以确保CPU有额外的任务可执行,从而保证CPU的高效运用。这样可以在某些线程等待的时候,还有其他线程在运行,避免CPU资源的浪费。

最后

这个仅仅只是公式,在实际情况下,我们不能死守公式不放,他仅供参考。在面试过程中,我们最好是问下面试官什么业务场景,什么机器配置,什么并发量,不能单纯地说下公式就行了。

最最核心的就是,一定要提**压测!!!压测!!!压测!!!**核心思路就是:压榨CPU的性能。

阅读全文
  • 点赞